
国庆小长假要结束了,一粉丝抱怨道——
小长假我打算回家好好陪家人,但到了家里,我妈给我安排了四场相亲。我十分排斥相亲,但又不能拒绝,不然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盘问。
唉,心累!
无论男女,只要已过25岁,被家里逼婚的现象很普遍。
如果你到了35岁还单身,那基本上就成“家族罪人”了。
曾经有人从生物学角度对父母逼婚问题做过深度研究,得出逼婚是基于人的一种生物本能。
显然,“中国式”父母不能接受这种趋势,他们坚决认为不婚就意味着不孝。
英国演化理论学者查理德·道金斯认为,基因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不断重复地拷贝自身,以便在进化过程中争取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扩张。
从这点我们不难理解,为什么父母那么焦虑子女的婚姻。
因为中国人很看重香火传承,复制自己的基因,让种族得以继续延续下去。
这跟西方“陌生人”社会体系有很大区别,但有个不好的地方,就是亲子关系没有边界感。
恋爱结婚本来是两个人的事,但他们看来是两家人的事。
延续到今天,早已跨过了时代、阶级,成为普遍年轻人反感的一种逼婚文化。
不仅毁了子女的幸福、人生规划,更是毁了子女们的下一代。
我国法定结婚年龄,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,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。
而大学毕业后,恨不得立马让你有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对象结婚。
但大多数年轻人并不想跟父母做抗争,只是他们不愿为了父母而盲目结婚。
这也导致不想结婚的人越来越多,据统计,内地适婚单身青年数量已高达两亿。
我一朋友,今年38岁还没结婚,他父母对他的婚姻早失去了信心,认为他脑子“有问题”。
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向来很强,父母甚至把子女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。
他们希望把最好的给子女,因为他们不相信子女有能力把生活过好。
当然,我们应该理解父母,毕竟两代人在生长背景、文化教育上有很大差异。
再加上他们那个年代,大多是亲戚朋友介绍,“三转一响”“四大件”就成了一家人。
但他们忽略了当今社会发展给子女们带来的巨大压力,更忽略了父母在子女们婚姻中的角色,应该是辅助者,而不是决定者。
我觉得都不是最佳选择,要努力跟父母沟通,让他们理解、认可我们的想法。
要向父母表明你对另一半的要求,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父母的胡乱猜疑和不必要的矛盾。
同样,父母也是,要多跟子女交流,听听子女对婚姻的看法和未来规划。
对子女来说,父母逼婚确实带来了压力,但绝不能将就,稀里糊涂的走入婚姻。
要保持理性,不让自己在反抗的路上越走越远,更要对父母保持足够的宽容和理解。
父母应该学会尊重选择,而不是“强买强卖”,这才是对子女最大的爱!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